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同學~真得好久不見

 

 
幾天前接到同學小老K伊妹兒,~原來淑賢要辦高職同學會也,這麼難得聚會,當然抽空前往,與這些粉久~粉久~粉久~不見得同學敘敘舊,高職時代,距離我還真遙遠,歲月真是催人老,~掐指一算畢業已經20年摟,再次見面,大都已為人妻為人母,天ㄚ~歐賣尬,淑賢得兒子今年大一了
回想當時大家當時曾經一起學習種種,感覺像是昨日得事情,好久沒聽到同學叫我學妹,昨日聽起來份外親切,還記得高一我们非志願得被編入基商樂隊班,每個人都得學一樣樂器,從門外漢到都精通一樣樂器,還有練軍歌情景,還有金山活動中心公民訓練 ~~~~~翻翻以前相簿,哇公民訓練得大合照,,看著照片,同學们你们可以認出所有同學嗎?大家一起來玩記憶大考驗吧~
難得聚在一起當然要拍些照片留留念
可愛板
YA
時尚版
昨日與大家見面,發現大家都粉會保養喔,與高職時期一樣青春美麗,根本看不出是幾個孩子得媽~不知是陶板屋空間問題,還是大家真是太久沒見,熱情用力大聲講話聊天,回家發現聲音竟然有點啞了, 謝謝淑賢花時間用心通輯我们這一班同學,才促成昨日聚會,真得很開心與大家見面.
哈忍不住想唱首歌 小田合正 言葉にできない (無法言喻)
最後幾句改一下歌詞
あなたに会えて ほんとうによかった
a na ta ni a e te hon tou ni yo ka tta
嬉しくて 嬉しくて 言葉にできない
u re shi ku te u re shi ku te ko to ba ni de ki na i

la la la……言葉にできない
la la la……ko to ba ni de ki na i

中文意思
能夠與大家相遇 真是太好了
我非常快樂 難以言喻的快樂

La 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la la
La la la, la-la la, 難以言喻的快樂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蔣渭水大稻埕行跡導覽活動

8/28下午到到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參加蔣渭水大稻埕行跡導覽活動,
籌備處所位在地被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列為市定三級古蹟,即現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三樓,本導覽固定時間導覽,為每月第2週及第4週,週六下午2時 ~ 4時30分.平常一般人沒事是不會去警察局閒晃,除非~~~~吧,有點像劉佬姥進大觀園,經由導覽老師解說,這動大同分局一樓與二樓,還保存著原始風貌,但位在三樓得籌備處已改建,看柱子就看得出來
這次導覽老師是蔣渭水的孫子蔣朝根老師帶領導覽,大家就跟著蔣老師得腳步,聽他爺爺蔣渭水得故事吧~關於蔣渭水事蹟,就不多說了,詳見相關網站說明,
本導覽先從3樓紀念館籌備處說起, 籌備處展覽分2部份,一部份引領台灣新文化運動風潮,另一部份是關於開拓現代化醫學教育. 在老師解說下,才知以前日本人稱台灣人所唸得醫學院,還真難聽耶稱為土人醫師養成所,展覽會場還有放以前助產士証照醫療器材….等.,蔣渭水10元硬幣已發行,聽說1人限換50枚,有興趣蒐藏朋友们,快去台灣銀行換喔.
室內導覽完畢,就開始本日戶外導覽活動,如地圖所示,一開始第一站就是今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原臺北北警察署〉, 建於1933年,日治時代原為台北警署的北警大同分局,即將改為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本建物特色就是,外的圍牆所用石塊,正是1900拆掉臺北城牆所遺留下來的,而該建物內,尚有見證歷史且全台灣唯一僅存的扇型拘留所及難得一見的「水牢,如果大家想參觀水牢,可以事先預約,固定於每月第四週之星期五下午14時至16時開放(重要節慶或活動另外開放時間則另外公告),為維護拘留所內拘留人之人權,本分局僅接受團體預約,注意喔~不開放個人之臨時申請。
之後前往位在錦西街得蔣渭水紀念公園, 蔣老師說台灣運動的發源地幾乎都在這裡,「蔣渭水紀念公園」的設立是歷史人文指標重建的開始,公園裡有留下蔣渭水遺言à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臺灣文化協會」在1921/10/17於「私立靜修高等女學校」的禮堂舉行創立大會,該禮堂仍保存至今,但目前無法進入參觀.唯,校門口右側設有「臺灣文化協會創始地」解說牌一面,見證靜修女中在臺灣歷史所佔有的一席之地。
之後前往「江山樓」舊址,「江山樓」由吳江山於1917年創立,係日本時期著名的酒樓,蔣渭水兩度入獄壯行餞別會,同志都在此設宴. 原「江山樓」建物已經改建,現今在歸綏街181號轉角的早餐店掛有「江山樓」舊照片一幅,後人只能憑圖回味。
還有前往延平北路二段83號的「春風得意樓」舊址,「春風得意樓」為蔣渭水於1917年開設的大型酒樓,也是蔣氏結交天下豪傑的場域,「臺灣文化協會」定期幹部會議與各大小餞別宴、洗塵宴經常在此舉辦。舊建物已改建,現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今義美食品商店.隔璧為蔣渭水當醫生的大安醫院的遺蹟舊址. 這裡是前總統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與西元2008年謝長廷競選總統時的第一個拜訪之地有台灣民主思想發源地之稱
....以上這些地點都是蔣渭水一生的大稻埕的行跡.此活動蔣渭水先生大稻埕行蹟導覽活動行跡路線圖如下::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出發---蔣渭水紀念公園(現今的錦西公園)---靜修女中---江山樓---台北更山院---台北青年體育會運動場---九間仔民眾講座---春風得意樓---大安醫院--台灣民眾黨本部舊址---蓬萊閣---港丁文化講座-永樂座..
又是收穫滿滿得星期六,在本次導覽中,又讓我對大稻埕更加了解,尤其聽到蔣老師說因為財團利益,在大稻埕值得當古蹟保存下來得建築物,一棟一棟在我们眼裡消失,如這些建築物還存在得話,在台灣得風景建物不輸歐洲,想到就心痛與不捨,哎~~~~~所以愛攝影拍老房子得朋友们,有空應該多多去大稻埕拍拍這些老房子,這些照片未來或許將會成為無價之寶也說不定.






蔣渭水大稻埕行跡導覽活動,真是一個有意義得活動,未來9-12月還有場次,
有興趣朋友 快去報名喔
9月11日,9月25日,
   10月9日,10月23日,
   11月13日,10月27日,
   12月11日、12月25日。
集合時間:下午2時。
集合地點: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北市寧夏路89號3樓)

報名網址
http://weishui.org/index-111.html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實現一生夢想的筆記本


最近市面上又出現一本關於筆記本得書籍,書本名叫實現一生夢想的筆記本 ,
這是考上第一志願的筆記本姐妹版,個人也是蠻熱愛記筆記,看到有新書上市,趕緊買一本來瞧瞧.
本書編排採用問與答方式,讀者可以依照自己有興趣得地方開始閱讀,真佩服作者造訪全日本蒐集到400冊各式各樣筆記本.,書裡也附上各式各樣筆記形式,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也.,書中提到
1.東大筆記本的「七個黃金法則」 「第」一個字對齊 「一」定要寫才動手寫,否則影印即可 「志」在清晰,不怕大量留白 「願」望快速實現要靠索引 「筆」記本的段落分明 「記」筆記之前先有規劃 「本」本字跡清楚工整
2.這樣握筆字寫得很美
還有提到拇指 食指 中指輕握鉛筆,像包住一個雞蛋一樣,是漂亮的標準拿筆法,大家下回可以試試
3.本書還有各個領域專家分享其記筆記經驗
不過都是我不太認識的日本人專家,關於記筆記經驗台灣也有不少雜誌針對這議題,發表不少文章.
20087月號 越寫越開竅 從總統到CEO都奉行筆記學
20088月號 今週刊 製作自己得賺錢筆記
20099月號 快樂升學雜誌 超實用筆記學
關於此類書也不少如
活用記事本設定工作目標
圓夢記事本
筆記女王的手帳活用術: 全彩圖解工作、生活、理財、時間管理一本通
看完本書,,感覺像在看一本關於筆記得寫真書,還有就是字好像有點小耶,看得還真是有點吃力~熱愛蒐集筆記得朋友们,可以買本來珍藏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父後七日

 
今晚到今日秀泰 參加父後七日特映會,一看片名就讓人聯想到與死亡有關得影片, 這部改編自「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的《父後七日》,是台灣電影難得一見的片型,在中國傳統上,父親是個很威權的家庭角色.但是這種用死後追憶的電影倒像中國文學上的倒敘法.由女主角從父親死後來的思念變為生前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回顧.全片以荒謬逗趣的敘事,刻劃出一場嘉年華式的告別,爆笑中哀慟隱現、豪邁中真情浮現,深具台灣本土的人文特質。
至親的死亡,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功課.葬禮的繁文縟節, 例如道士、孝女、誦經團、折蓮花、冰庫棺材、白包毛巾、電子花車、孝服草鞋。花圈花籃罐頭塔, 這些充分彰顯台灣人性格的職業、物品與器材,卻像帶一點禁忌 與忌諱似的,讓人看到它們,都要帶點敬畏, 對死亡的敬畏。
有人說思念總在分手後,看《父後七日》更能體會親人過世多日後才爆發的思親之情,去看電影得朋友们或許從頭一直笑~~~或許通過了「父女騎車」那片段的考驗,但可能逃不過最後「機場候機」的回擊。那畫面單純,旁白平穩,但講的卻是過來人才會有的心情與體驗。讓人眼淚不知不覺滴滴得流下來~
看完本片再次感到人真得要把握當下,平時就應該抓住機會,跟您最親愛的家人朋友們表達中山醫學大學周希諴醫生 提到得『幸福人生四件事』,這樣您的人生才會因為懂得珍惜,而更加幸福喔,起碼沒有遺憾吧~
幸福人生四件事
就是感恩
就是懺悔
就是道別
就是熱情
這四件事,也是我們平常說的謝謝您、對不起、再見以及我愛您.
愛要說出來 讓幸福滿滿
真心推薦《父後七日》給愛看電影的朋友,也特別將之推薦給失去至親的朋友。不是說看了這部片,你我便獲得什麼心理上的寬慰或是情緒上的救贖,而是可能目前的你依然沈溺於那種無止境的失落與壓抑,抑或你曾經歷過那段一大堆問號與驚歎號的時光,這部片極有可能帶給你一些新的思與角度,陪伴你度過或重新審視這段生命中你視為最低潮的歲月,傷心需要時間來療癒,但真要能揮別傷心,卻是得好好面對那些不願意想起的片段,唯有面對它,處理它,並放下它,縱然淚水可能再次氾濫。
看完電影忽然好想聽,張清芳 不想你也難
作詞:姚謙 作曲:小蟲

舉頭望名岳.平地賞高山 走讀台灣系列座談會

 8/14又到國家書局參加 舉頭望名岳.平地賞高山-走讀台灣系列座談會,本座談會請到台灣山岳雜誌崔祖錫先生主講,會參加這次座談會完全是因為對此議題,很感興趣,對於自己爬不到得高山,聽聽別人分享,過過乾癮也不錯.

座談會一開始,把台灣地理複習一次, 臺灣是個高山王國,總面積雖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超過三千公尺的山峰卻超過250座.依種類分
五嶽三尖一奇
十峻十崇九嶂
詳見維基百科:台灣百岳列表台灣會有百岳命名,有點仿日本得百名山作法,把10000英呎以上高山/有正式地圖山名/有三角點得山列入.看了維基百科:台灣百岳列表,發現自己曾爬得山,簡直都是早起會性質,哈~沒列其中.
本座談會FOCUS在平地賞得高山à玉山,玉山位於臺灣中部的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桃源鄉及嘉義縣阿里山鄉交界之處,主峰海拔3,952公尺,為玉山山脈中最高的山,也是台灣第一高峰,更是西太平洋海島群與東亞地區的最高峰,比日本第一的富士山還高,因此,日治時期有「新高山」之稱,與次高山(雪山)、能高山並稱「台灣三高」,在著名的台灣百岳之中,玉山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嶽高山,氣勢磅礡,雄霸一方.難怪我们得新台幣也把也以玉山當作圖騰,也有銀行乾脆取名叫玉山銀行.
崔老師分想享好多照片,都是在不同角度,所看到得玉山,現場聽眾無不讚嘆,發現原來在平地只要你留心,就可欣賞並且拍到玉山之美,在崔老師投影片無數照片分享中,讓我想到台北101, 101可以說是台北象徵,不知有沒有熱愛攝影朋友,可以分享從其他地方拍看101 照片,想必一定很有趣.
就在看了無數照片中,結束本場座談會,Q&A中,老師也提到一個重要觀念,颱風來臨時,不巧正在爬山,到底是應該儘速下山,還是在原地選擇避颱?老師說如糧食足夠,最好選擇原地避颱,有時山難反而是發生在為了儘速下山,未知得途中,
現場還展示不少關於全台灣爬山步道政府出版品 ,每本都編排很精致,建議大家有空可以前往 國家書局挖寶喔~
爬山得好處不少,不僅可以運動流汗排毒,還可走入大自然更可讓自己的視野更遼闊,最重要的是當你心情鬱卒到極點,建議你穿上運動鞋,快去爬山吧,爬山會讓你的心胸也會變的更寬廣,更可以用另一個角度去看這美麗的世界,真是一舉數得.
對了廣告一下,有點老梗得拓印活動2010台北縣登山節 9/4即將開始,希望大家不要被整拓印愉快,有空大家一起爬山去吧~~~
2010 台北縣登山節_集拓印活動 http://1783.tw/content.php
活動期間:2010 9/4~11/30
活動地點:北縣鄰近山區之12條登山步道
活動步道:

  • 猴硐金字碑登山步道。
  • 汐止大尖山登山步道。
  • 淡蘭古道石碇段。
  • 草嶺古道。
  • 汐止內溝山登山步道。
  • 三峽鳶山登山步道。
  • 中和圓通寺越嶺烘爐地登山步道。
  • 樹林大棟山。
  • 大同山。
  • 青龍嶺登山步道。
  • 瑞芳四腳亭登山步道。
  • 土城天上山登山步道。
  • 淡水天元宮登山步道。
  • 新店銀河洞越嶺登山步道。

2010基隆中元祭

 
 今天是基隆一年一度大熱鬧得日子à2010基隆中元祭, 還是如往常一樣到了這天配合全市交管只好邊看沿途花車,步行回家也.回基隆時天氣真好, 感覺所有基隆人都出來看放水燈遊行,整個基隆主要道路都是人也.
很高興有趕上煙火表演,在基隆港邊近距離欣賞,還真令人震憾,哇~讓人大呼過癮耶真得不輸台北花火節喔,只是今年施放規模,沒2009年盛大,還除此之外在基隆港西岸山邊施放煙火時,不慎引發火警,還有熄滅,造成小小虛驚一場.
一開始由警察所組車隊帶頭, 再來由15個字姓宗親會及基隆各單位的花車、藝閣進行遊行,綿延數公里長的藝閣花車遊行,在五顏六色繽紛共陳的霓虹燈、燈泡下,表演各姓傳說事蹟,還有小朋友的扯鈴、舞龍、啦啦隊表演等。
配合今年是虎年,所以虎造型花車還真不少
個人覺得看放水燈遊行也是一種耐性考驗,因為在主舞台有表演,後面就delay,沒在主舞臺看表演,而在其他地方看,感覺浪費不少時間也,遊行隊伍,動也不動,如果又是站得看,一站天ㄚ兩小時跑不掉喔,繼去年看一半投降走人,今年一樣看一半也,怎遊行隊伍這長ㄚ~~~~~看得好累~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妝點好起程~身後二、三事 生命教育研習班

 

8/7到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參加台北市殯葬管理處辦理「妝點好起程~身後二、三事」生命教育研習班 , 99年的7月還真是一個追思月,有格友有親戚往生到另外一個國度去了, 隨著年紀增長,「身後事」對我來說已不再是沈重神秘面紗與禁忌話題,如何為生命畫下美麗句點,才是一門『新』學問,剛好看捷運報有刊登這樣研習課程,當然報名去聽聽,看看公部門如何照護與服務往生者, 打開關於殯葬這神秘面紗.
本研討會可分實務上與精神上兩方面, 實務上由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杜英輝處長專題報告台北市殯葬管理處相關業務,慎終追遠新觀念,
經由杜處長演講目前台北市殯葬管理處正推廣身後事-多元環保葬法
(1) 樹灑葬
火化後、研磨,裝入可分解得棉紙袋內埋藏,讓土地資源得以永續循環使用或將骨灰帶到園區 抛灑於特定區域..
(2) 聯合海葬
不同於傳統 入土為安觀念,海葬是將骨灰研磨後,隨船隻行駛到6000公尺之外海域再灑入大海得一種葬法.杜處長提到參加98年聯合海葬,忘了有幾位,就是大體捐贈者,他们更讓人敬佩,這幾位參加海葬者,在他往生後,先捐出大體,之後再把身上用不著器官火化灑入大海,確確實實做到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除此之外還有殯葬處陳撿骨師,分享他得工作經驗,才知原來火化一具大體約2小小時,要經過程序: 進爐à火化à撿骨à封罐 4個程序,陳先生建議說,若無宗教信養,給往生者穿得衣服,最好越簡單越好,棺木中最好不要放尼龍類塑膠類材質衣服,因為這類衣服,燒出來骨骸會有雜質,不好看.
下午還有針對遺體美容à禮儀淨身,劉素英老師介紹了禮儀淨身,他们常用器具與顏料,ps:用得不輸我们活人使用喔,劉老師問大家,什麼是最好壽衣????? 最好得壽衣,就是往生者生前最喜歡穿得衣服, 不過替往生者挑最喜歡穿得衣服還是以開口開衿好穿為主, 除此之外劉老師還實際把遺體美容師工作情形,搬到研討會現場, 感覺看了一場台灣送行者片段.
這個議題精神面分享有 讓生命美到最後 台中護專 周守民校長,提到每個人 必經 死亡過程
1. 他死 (新聞中得意外事件)
2. 你死 (身邊親朋友至親)
3. 我死
周校長列舉了在98年往生得名人,還有一些天災意外往生得新聞,每個新聞都是讓人動容與無奈,不可思議, 讓人覺得有時生命真是很脆弱,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無法預料自己未來會如何? ~把握當下吧~死亡不可怕,可怕得事,天人永隔,再也看不到親愛的家人朋友們,有個課題 值得大家深思當明天不在來時, 我如何優雅說再見, 另一位分享者 生命盡頭得學問 中山醫學大學周希諴醫生 提到人生幸福四件事, 大家可以試試看,平時就可以抓住機會,跟您最親愛的家人朋友們表達『幸福人生四件事』,這樣您的人生才會因為懂得珍惜,而更加幸福喔,起碼沒有遺憾吧~
幸福人生四件事
就是感恩
就是懺悔
就是道別
就是熱情
這四件事,也是我們平常說的謝謝您、對不起、再見以及我愛您.
如同這個廣告燈牌
愛要說出來 讓幸福滿滿
謝謝主辦單位舉辦這麼有意義得研討會,不僅免費提供美味得午餐便當,還貼心送了精美得花博對杯,讓我在歡笑與淚水中,渡過收獲滿滿得一個星期六假期.
幸福人生四件事(上)
幸福人生四件事(下)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惜台灣ㄟ情.唱台灣ㄟ歌-「走讀台灣」系列座談會

7/31下午到松江路209號國家書店參加由行政院研考會所主辦的,惜台灣ㄟ情.唱台灣ㄟ歌-「走讀台灣」系列座談會, 一開始現場播放《1930年代絕版臺語流行歌》之復古歌曲,這些歌曲由台灣人創作的早期流行歌深刻描寫了當時人民的生活與心情,提供人們心靈慰藉,許多更是數十年來在整個華人社會傳唱不墜的知名歌曲,成為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本講座請到「歷史追跡者」-黃信彰老師來到活動現場與民眾互動,暢談日治時期臺灣的民間風情,~~~一開始黃老師幽默得說起促成今日演講,竟然是一張3600罰單,讓他不管路途遙遠特別在星期六午後北上參加座談會
本座談會黃老師提到了他得文史研究與書寫歷程,日治時期風靡台灣得流行歌曲, .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除了人民的生活受到了莫大的影響外,舉凡美術、文學、音樂等民間文化,在當時也正面臨著極大的轉折,也開始了一個新的起點.從現在仍能朗朗上口的望春風、四季紅等老歌,皆能夠從中看到當時人們生活的縮影,許多後來的流行文化,也受到這個時期相當的影響.
在黃老師得演講中,我才更加了解之前台灣音樂劇,四月望雨,以及即將上演渭水春風,劇裡人物,之間關係…等等.邊聽老師說,心裡邊OS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身為台灣人發現台灣史有些段落,還真有點默生,經由這場座談會感覺又上了一堂豐富得歷史課,讚啦~
因為參加本講座才第一次到距離公司還真近卻從未進來逛過得國家書店,發現原來國家書店賣得書大都是政府的中央政府層級各級機關的出版品的書店.舉凡關於旅遊/衛生/生態...等各類的書籍及DVD在國家書店都有販賣.對於想要瞭解中央政府各類主題研究與興趣的人實在是一個很棒的書店,大家路過可以去逛逛喔.
國家書店網址
http://www.govbooks.com.tw/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