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父後七日

 
今晚到今日秀泰 參加父後七日特映會,一看片名就讓人聯想到與死亡有關得影片, 這部改編自「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的《父後七日》,是台灣電影難得一見的片型,在中國傳統上,父親是個很威權的家庭角色.但是這種用死後追憶的電影倒像中國文學上的倒敘法.由女主角從父親死後來的思念變為生前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回顧.全片以荒謬逗趣的敘事,刻劃出一場嘉年華式的告別,爆笑中哀慟隱現、豪邁中真情浮現,深具台灣本土的人文特質。
至親的死亡,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功課.葬禮的繁文縟節, 例如道士、孝女、誦經團、折蓮花、冰庫棺材、白包毛巾、電子花車、孝服草鞋。花圈花籃罐頭塔, 這些充分彰顯台灣人性格的職業、物品與器材,卻像帶一點禁忌 與忌諱似的,讓人看到它們,都要帶點敬畏, 對死亡的敬畏。
有人說思念總在分手後,看《父後七日》更能體會親人過世多日後才爆發的思親之情,去看電影得朋友们或許從頭一直笑~~~或許通過了「父女騎車」那片段的考驗,但可能逃不過最後「機場候機」的回擊。那畫面單純,旁白平穩,但講的卻是過來人才會有的心情與體驗。讓人眼淚不知不覺滴滴得流下來~
看完本片再次感到人真得要把握當下,平時就應該抓住機會,跟您最親愛的家人朋友們表達中山醫學大學周希諴醫生 提到得『幸福人生四件事』,這樣您的人生才會因為懂得珍惜,而更加幸福喔,起碼沒有遺憾吧~
幸福人生四件事
就是感恩
就是懺悔
就是道別
就是熱情
這四件事,也是我們平常說的謝謝您、對不起、再見以及我愛您.
愛要說出來 讓幸福滿滿
真心推薦《父後七日》給愛看電影的朋友,也特別將之推薦給失去至親的朋友。不是說看了這部片,你我便獲得什麼心理上的寬慰或是情緒上的救贖,而是可能目前的你依然沈溺於那種無止境的失落與壓抑,抑或你曾經歷過那段一大堆問號與驚歎號的時光,這部片極有可能帶給你一些新的思與角度,陪伴你度過或重新審視這段生命中你視為最低潮的歲月,傷心需要時間來療癒,但真要能揮別傷心,卻是得好好面對那些不願意想起的片段,唯有面對它,處理它,並放下它,縱然淚水可能再次氾濫。
看完電影忽然好想聽,張清芳 不想你也難
作詞:姚謙 作曲:小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