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昭和感官物語 TATSUMI

6/7又到真善美戲院,參加日本動畫電影 昭和感官物語特映會.
電影有讓人難以置信的力量,這種力量充滿在每一個辰巳嘉裕的短漫畫故事中,本片以大致的歷史順序將這些由漫畫改編的動畫及辰巳自傳作品漂泊人生連接起來,通過這種動畫方式,書寫出戰後日本民族的心路歷程,並且借由點綴的歷史旁白.完成全景式的關照.
   它既是個人的敍述,也是歷史的敍述;是個人的記憶,又是民族的挽歌。所有人性深處,內心的痛苦、扭曲、彷徨、異化都經由充滿表現力的動畫形式和故事表現出來。而殘餘的光亮,如那深重的背負一樣深深震顫人的心靈。
本片刻劃日本知名漫畫家辰巳嘉裕的創作生命,並收錄了〈地獄〉、〈心愛的猴子〉、〈男人的砲彈〉、〈使用中〉、〈再見〉五段故事.五段故事各有不同的劇情,本片也榮獲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東京國際影展 特別貢獻獎/杜拜國際影展 最佳影片...等獎項.這部電影在情色中又有點無聊/寫實的故事動畫的寫照.,電影裡的畫面老舊又粗線條的呈現手塚治虫老派的插畫手法.
這五段故事我最喜愛~~心愛的猴子,這個單元劇描寫小人物吉田碰到知心的女人小玲卻意外讓心愛的猴子死去.這或許就是吉田說明了人際關係的疏離造成人心的浮動,寫實又殘酷吧,動畫一般都是連載的方格,當然辰巳嘉裕的初期作品也是.動畫一般是由畫格一格累積而成的.如同 一本書連續的翻頁而完成.缺少了一個方格恐怕一個劇情或是動作就不完整了.
動畫創作是一個耗時間的藝術,猶如一幅畫要經過打稿/畫集/後製...等步驟完成,動畫也是如此,台灣的動畫作品其實廣為人知道的還不少,例如老夫子/怪醫黑傑克/阿三哥與大嬸婆都是早期的動畫,近年來的例如禪說阿寬/魔法阿媽都是這十年來的作品,當然好的漫畫作品翻拍成動畫是需要更嚴緊的製作過程,包括作品一開使的企畫到人物的定裝,劇情走向,漫畫定格到成片,後製都是一個連續的動作與動畫背後人為的辛苦完成的,台灣的動畫作品其實正在蓬勃發展,大專院校相關的傳播與藝術科系培養出不少的人才,才會使的動畫作品一直不斷的出新.
6/15大開眼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